九月思政大讲堂——芯路二十年,青春正当时
编辑:通信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9-30|
为引导通信学子在信息技术自主可控浪潮中深刻理解科技报国的时代内涵,明确专业学习与国家战略的紧密联系,通信工程学院党总支·党员流动服务站于2025年9月25日邀请郭俊杰老师开展了以“锻铸科技报国之魂——从‘中国芯’20年历程看通信学子的使命担当”为主题的思政大讲堂活动。
首先,郭俊杰老师以“中国芯”20年发展历程为主线,深入浅出地回顾了龙芯CPU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从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起步,到2010年成立公司走向市场,再到如今在政务、电力、金融等关键领域实现百万片级应用,龙芯走出了一条“市场带技术”的自主创新之路。通过对比X86和ARM体系,郭老师指出,我国信息产业若不能构建自主可控的第三套技术体系,将始终受制于人,难以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这为通信学子敲响了警钟: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己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面对当前国产芯片在性能、生态、工艺等方面仍存在的差距,郭老师强调,通信学子应树立“练好内功、逐步突破”的科技自信。通过展示龙芯自主IP核、LoongArch指令集、二进制翻译系统等关键技术成果,他生动诠释了“通过设计优化弥补工艺短板”的智慧,也揭示了“生态建设比技术研发更难”的现实挑战。这提醒同学们,信息技术创新不仅是代码与电路,更是系统生态与产业协同的全面竞争。
聚焦通信专业领域,郭老师指出,5G/6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正与国产芯片深度融合,为通信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他鼓励同学们学好《Linux操作系统》《云平台技术应用》《微处理器与嵌入式开发》等信创相关课程,积极参与华为ICT大赛、开源社区贡献、国产软硬件开发等实践项目,在实战中掌握自主技术链,成为未来信息产业国产化替代的青春力量。
本次讲堂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通信人,不仅要有技术攻坚的能力,更要有“科技报国”的信念。正如龙芯二十年如一日坚持自主研发,我们通信学子也应树立“撸起袖子加油干,耐着性子坚持干”的奋斗精神,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要,在国产化浪潮中找准定位、贡献力量,真正锻铸起无愧于时代的科技报国之魂。